
一、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
养老服务是满足养老需求的工具和手段,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逐步向社会化养老转移,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扩大,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已成为养老的重要方式和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
二、养老服务方式发展的趋势
根据我国养老服务需求的发展状况,在未来的5一10年,我国的养老服务方式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1、机构养老服务方式快速发展
从全国情况来看,入住养老院所的老年人比例很低,养老院所总床位数仅占老龄人口总数的l%,与发达国家5一7%的比例差距很大。
根据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来看,我国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增长,如此决的增长速度,加上家庭结构、代际关系、伦理观念等带来的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弱化,社会对机构养老的需求势必越来越大。
2、居家养老仍将是主要的养老方式,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观念以及老年人对家庭亲情和环境的眷恋,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趋向于居家养老。据调查,在我国有95%的老年人不愿住养老机构,而我国大多数老年人集中在农村,除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享有养老金以外,大多数地区的老年人只能依靠家庭养老。
3、社区养老服务方式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 一方面,我国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占绝大多数,另一方面,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带来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势必增加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方式的需求。不仅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也逐步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4、志愿者服务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志愿者服务是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标志。在发达国家,志愿者是养老旅居服务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很受老年人的欢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服务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1994年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截止2000年已提供超过8000万人次,超过40亿小时的志愿者服务,已形成省级、地市级的协会,并建成志愿者服务管理网络,基本已实现组织化,但是在养老服务方面尚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
5、服务手段信息化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养老服务对信息化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老人服务网络,是我国未来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6、人性化服务理念突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养老服务中,都强调按照个人的要求设置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根据不同类型的服务采取不同的工作手段,解决各类不同对象的问题,让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美国,社区养老服务从保障的性质分为:综合性、医护性、生活性、娱乐性、学习性服务;从服务方式上划分为:上门、户外、直接、间接服务各类;从服务对象上可按年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不同进行细分;从时间上也可以分为短期、长期、白昼、全日性各类。
三、养老服务方式的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目前的各种养老服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从体制机制、理念、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